发热、出血、肾损害,当心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凯发k8旗舰厅app
                        
                          流行性出血热,究竟是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听到它的名字,却并非没有感染的风险。它,真的很罕见吗?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呢?今天就一起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什么?
  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以11月~次年1月份为高峰,5~7月为小高峰。褐家鼠为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以3~5月为高峰。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以夏季为流行高峰。  
  三、人是怎么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
  
  ⒈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⒉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⒊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⒋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⒌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四、哪些人容易感染?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一般男性青壮年农民及与鼠接触机会较多的人群由于暴露机会多,发病较高。
  五、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有哪些症状?
  典型临床表现具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患者起病急,早期有发冷,发热等症状,全身酸痛,乏力;可有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和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可出现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和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典型病例病程经过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六、流行性出血热能够预防吗?防治的关键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要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1、确保家庭及工作场所无鼠。妥善保管粮食、食物,可放在有密封盖的厚塑料、玻璃或金属的容器内。及时清洗餐具和炊具,清除溢出的食物。
  2、防止鼠进入室内。使用有盖的垃圾桶,及时清理家庭周围的垃圾,灌木和杂草。检查房子外面的孔、洞,及时封堵。
  3、清扫有鼠类尿、粪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要戴橡胶或塑料手套,戴口罩,用消毒剂喷洒。
  4、清扫闲置的棚屋、仓库或其他建筑时,要适当防护。
  5、清理捕鼠夹和鼠窝时要穿戴橡胶或塑料手套。用消毒剂喷洒死老鼠或鼠窝及其周边区域,浸泡5-10分钟。
  (二)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三)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1、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2、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3、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是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4、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拟稿:单昌龙
审稿:周强